改建后的北京朝阳医院门急诊大楼,包括门诊、急诊、住院部和停车场四部分,地上布置了10层的门诊部和14层的住院部,急诊部分位于地下一层,地下2、3层是停车场。整栋建筑包含了医院绝大多数的功能,并且解决了用地紧张的问题。 

在门诊和急诊部的设计中,设计师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巧妙的运用了循证设计思想。

 

门诊流程是门诊设计中的核心

什么是门诊流程呢?从患者进入到医院门诊开始,之后进行就诊、检查、取药等等,最后离开医院这整个的过程全部算起来,就叫做门诊流程。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都会对医院的秩序、工作效率甚至医疗质量有很大影响。大到医院的整体规划,小到诊室内的家具器械的布置,都有可能对门诊流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医生医疗的效率。 

首先设计师通过对医院现有设计的研究,发现了建筑布局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出现了很多不考虑使用流程的是否流畅的设计,医院的平面布局并不太合理,比如:门诊科室的各种检查、检验科室分布太分散,各种检查报告要在不同的地方取,患者需做多项检查时要跑很多不同地方,取检查报告又要再跑一遍,完全没有方向性,如果是轻度患者还好,要是重度的需要轮椅甚至推床的患者,会变相增加交通空间的使用压力。还有就是标识牌、指示牌不明显这种装饰装修上的问题,也会给患者带来不便。当然,除了建筑设计上的问题之外,还有许多影响门诊效率的的其他问题,比如检查繁琐、岗位设置不合理等,不过这都不是建筑师可以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医院的管理人员才能解决,所以这里也就不详细的说了。 

就建筑设计方面而言,设计师将改造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缓解“三长一短”现象上。

我国医院的门诊就诊流程大概是分为14 步,如下:

▽ 我国医院门诊就诊流程示意

通过对目前门诊流程在各时段人流量的记录和统计,可以发现在接诊高峰期,挂号、候诊、缴费的时间会十分的长,诊断的时间则相对比较短,这也就是国内医院中常会出现的“三长一短”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朝阳医院,大多数的老医院都存在这一问题。

▽ 门诊流程在各时段的人流量统计

为了打破这种“三长一短”的现状,设计师们参考了美国迈克尔·哈默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思想,针对影响效率的关键问题,对挂号、交费、取药 3 个部分进行了重新规划。

最终改造的地方

将初诊挂号和复诊挂号分开设置;增加预约挂号功能,预约号在各科室分诊台取号,减少挂号大厅积压的人数;分层设置挂号,进一步分流。对于收费处,采用缴费与挂号“通柜”,在挂号高峰过后转化为交费。

开展“一站式”服务,将门诊收费、化验、取化验结果安排在同一区域,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患者的行走路程,同时也减少了楼道、电梯等交通空间的使用压力。

在北京朝阳医院门诊部分的设计中,设计师寻找的关键问题就是门诊时出现的“三长一短”现象,将它转换为设计问题来研究,通过对医院长期的数据收集和整理,以此为依据,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上述的几条改善方案,在当时的门诊改造中十分成功,同时也在如今的医院中广泛地推广开来,在现在各种大医院中大都采用了以上的设计。 

在急诊部设计中,由于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是国内最大的急诊科之一,在设计之初就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急诊急救效率的提高。“快速、畅通、规范、高效”是急诊服务的目标,急诊科各功能区域的合理设置、急诊急救流程的规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 

功能完善的急诊科应包括五个区域: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位于新建的门急诊楼地下一层,以急救车道为界,分为医疗区与工作人员生活区。东侧均为医疗区,区域比较集中。这里,基于北京朝阳医院的实际调研结果,以循证设计理念为基础,分析这个急诊科设计对于医疗效率的影响。 

①急救入口和急诊入口 

因为北京朝阳医院的急诊部设在地下一层,那么为了使急救车方便到达,就要特别设计急救入口和急救车专用坡道。在设计中,设计师将急救车专用坡道与门急诊楼地下车库坡道综合考虑,设计为两车道,左车道为住院楼地下车库坡道,右车造为急救车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车道出口处有3 个急救车专用停车位,使急救车不必非停放于地下二层停车库,提高出车效率,节约时间。对于自己前来就医的急诊患者,可以选择门诊楼南侧的急诊专用电梯或楼梯两种方式到达。电梯直达急诊科;楼梯距离急诊入口很近,虽是室外楼梯但有雨篷,方便患者就诊。 

▽ 地下一层平面图(门诊楼部分)急救车专用坡道

 

②功能区域布局 

将急诊科设置在同一个楼层上,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往返不同楼层的周折;从平面上看,急诊科设置有抢救区、诊疗区、功能检查区、EICU 区和输液留观区,分区明确,功能完善。急救患者区(抢救区、EICU 区)位于北侧,急诊患者区(诊疗区、输液留观区)位于南侧,急救、急诊相对独立;功能检查区位于五个区域的中部,距离急救患者、急诊患者均很近;抢救区与 EICU区邻近,急救流线清晰、流畅,房间的布局按照换床-抢救-复苏-监护的急救医疗流程设计;诊疗区与输液留观区邻近,方便急诊患者从诊室前往输液区输液。 

③患者分级管理 

在诊疗时将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 A、B、C 三个层级: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和需要立即抢救的为 A 级,A 级患者直接送入抢教室抢救,实行先抢救后诊断的原则;生命体征不稳定而需要监测和干预的为 B 级,B 级患者在诊疗时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与明确诊断为先;一般急诊患者为 C 级,首先辩明有无潜在的威胁生命的因素存在,然后作出相应处理。对不同级别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法,实行不同的诊疗流程,这样可以有助于急诊科医疗资源的台理分配。 

⑤分诊台 

预诊、分诊是急诊的前哨,在就诊前由护士进行分诊,可大大减少患者盲目找大夫或错误挂号所浪费的时间。分诊已成为现代急诊科流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朝阳医院共设置了两处分诊台,分别位于急救入口处(分诊 1)和急诊诊区(分诊2),这两个位置都是人流集中的区域。分诊1的主要作用是当急救患者到达时帮助换床,并护送患者去往抢救室或一般患者就诊区;分诊2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急诊患者去往不同科室,联系可移动的板式病床或轮椅。两个分诊台的功能分工明确,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急救患者的就诊效率。 

▽ 分诊台在急诊平面的布局

 

⑥标识系统 

急诊科地面画有不同颜色的导向带,以方便引导不同层级的患者快速到达目的地。沿红色导向带,患者不必挂号,直达抢救室、复苏室等急诊极危重抢救区;沿桔色导向带,可到达 EICU 病房、留观室等次紧急区域:沿蓝色导向带.可到达化验室、药房、收费处等普通急诊区域。在很多医院,这种分区引导都是以在平面图导视牌上标示的形式实现的,但急诊重在节约时间,看圈识路颇耗费时间,指示效果也并不理想,而地面导向带设置指向性好,也更容易理解,提高了诊疗效率。 

▽ 地面指示标示

 

在北京朝阳医院建设完成正式投入运营之后,设计师们对医院的运作效率做了进一步的数据统计,采用跟踪法检验医院急诊科流程是否合理。具体的措施包括比如陪同观察急诊患者各项医疗活动,从患者到达急诊科开始,记录其各项医疗活动的内容和耗费时间,进而分析医院在流程规划、功能布局、管理方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优缺点,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朝阳医院、友谊医院、地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的对比研究得出一些普遍适用与急诊科的评估标准。 

这里,在大量的跟踪研究数据当中,选取一位急性胸痛患者的跟踪数据作为事例(表2),因为胸痛是急诊部较为常见的病状,尤其以老年人居多;同时,引起胸痛的原因也多种多样,需要做多种的化验、影像诊断才能最终确诊,对急诊部各部门均有涉及,可以比较全面的代表急诊部的各部门效率。

在这个急诊部的改造设计中,设计师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设计,和对科室布局的重新规划两方面,节约了急诊病人的看病时间,提高了急诊效率。并且设计团队在项目完成后,对急诊部效率的提高做了量化的统计,通过数据证明了这些解决办法是正确的、有效的;大量的跟踪数据和结论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医院设计项目中去。整个设计都将“循证”的思想贯彻的十分彻底。事实上,北京朝阳医院也因为它的设计成功成为了国内很多新建医院学习的模板。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

延伸阅读:

门诊大厅标识系统该怎么做?

实例告诉你什么是好的康复医院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