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专题
  • 拍卖
  • 雕塑
  • 书法
  • 艺 术 家
  • 古董
  • 古建筑
  • 民俗
  • 画廊
  • 篆刻
  • 国画
  • 艺术机构
  • 摄影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民俗 > 民俗动态 > 东莞老街的茶山公仔泥人传统技艺即将消失

东莞老街的茶山公仔泥人传统技艺即将消失

来源:  浏览 2482

东莞市茶山镇洁净路,一条并不起眼的小街,两旁布满了有年代的居民住房。这条路,当地人称“公仔街”,从前这里是制作买卖茶山公仔泥人的集市。虽然中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这里的泥人工艺这项中国传统文化濒临消失,没有人传承。

说洁净路是条老街,倒不如说它是条小巷,因为街道最宽的地方,也就勉强能过上一辆小车。昔日洁净路最繁华的时候,沿街有一百多户人家,从事着茶山公仔泥人的制作与销售。只要不下雨,街道的路边会摆满了各色各样的茶山公仔泥人。老人说,谁要是掉地上一个钱币,你找都找不到它,因为满地摆满了公仔泥人。

茶山,是东莞下属的一个镇,它东面与市区接壤,去到市中心也很方便。早在梁武帝时代,乡人在此盖了一座雁塔寺,住寺的僧人平日无事,便沿着寺院的山坡种植茶树。茶山一名由此而来。


一般游客到茶山镇,一定会选择去镇上的南社明清古村、东岳庙,或者牛过蓢古村看看,因为这三个地方在东莞也算有名气。但很少有人会去看看茶山的一大特产——茶山公仔泥人,毕竟后者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就连那条曾经的集市,也早已不见公仔泥人的踪影。

茶山公仔,是茶山镇特有的手工泥人制品,虽说它的名胜比不过天津的“泥人张”,比不过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但茶山公仔泥人,至少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很有名望。

据说从前百姓家里要是生了个男孩,第二年的正月十五,一家人一定要去茶山购买一套泥人公仔,然后在自己的宗祠里,或者在自己的家中举行“开灯”仪式,公仔泥人是用来保佑孩子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吉祥物。这一习俗,兴于明末清初,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其实,茶山公仔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能算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当地人形容茶山公仔的造型是“顾前不顾后”。就是所有的成品公仔泥人,你只能在正面看它,泥人的正面光鲜明亮,而后背,却是扁平的一堵泥巴,也不上油漆,仅靠两根竹签支撑,泥人才得以站立起来。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妨碍老百姓的喜欢,洁净路昔日的繁华,很好地说明了它。


茶山公仔泥人的起源,据说有个历史故事。那是在南宋的末年,大臣陆秀夫,就是那个背着南宋末代皇帝跳崖的,带着皇帝逃亡来到茶山,谁知元兵也跟之而来。无奈陆秀夫又带着皇帝跑到今日的广东江门。

在江门的崖山海边,陆秀夫屯兵20万,与元兵决一死战。然而宋军大败,南宋彻底灭亡。当时辅助南宋末代皇帝的陆秀夫等四名文武大臣,或投海自尽、或被元兵俘虏。后人为了纪念这四位忠臣,便用泥土制作了四个泥人,让老百姓时刻铭记住这段历史。这大概是茶山公仔泥人的起初。

所以早先茶山公仔泥人常见的套装,便是四位文武大臣人物的模型。发展到后来,有加入了神话人物、历史上的名人,以及戏剧中的人物造型等,可谓五花八门。

因为销路不错,茶山一带的百姓,从事公仔泥人制作和销售的有很多。因为一个泥人从泥土变成成品,需要经过挖尼、晾晒、打泥、制作泥人磨具、上色等工序。茶山公仔泥人并非全靠手工捏出来的,而是套用磨具,将泥土塞入磨具中,压实,再把泥人取出自然晾干,等泥人晾干后不出现裂纹,就进行最后一道工艺,上色。

这前面的工艺基本由家里的男人来干,最后一道上色工艺,就由家里的女人或孩子来完成,因为上色都有一定的套路,只不过高级一些的,在油彩中加入些鸡蛋清,让泥人的色泽更加亮丽一些。

因此茶山一带的人,即便是孩子,都能知道戏剧脸谱之类的色彩常识。曾有跑江湖的戏台班子来茶山演出,因为演员的脸型画的不合规矩,演出时遭台下的观众一片倒彩。最后,戏台班子的领头人物只得亲自登台,向观众赔礼道歉,并无偿加演一场。可见茶山的百姓,对泥人色彩的把控有多深入。

随着老一代制作公仔泥人的人离去,加上现代人已经没了生了男孩要“开灯”的概念,茶山公仔泥人也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去。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在整个茶山镇,能动手制作泥人的,已经找不到几个人了,更不要说留存在记忆中的那条“集市”老街。


林暖钦,便是这为数不多的几人中的一位。他今年77岁,八岁开始跟着家里人做公仔泥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跟泥人打交道。在茶山镇,也只有他,能坚守着公仔泥人的制作,并在2012年获得了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

林暖钦的家,也是他制作公仔泥人的工坊,位于那条集市老街的边上。2011年的时候,镇政府帮他将原先的老屋翻建成一栋两层楼的楼房,并在一百多平米的院子里建了一个亭子,院子的一角,便是林老伯做公仔的作坊。有这么大的院子,也是为了方便老人在制作泥人时用于晾晒。

我到林老伯家的时候,刚好下过一场雨,进门后也没见院子里有晾晒的泥人。老伯说现在的公仔泥人销量不好,平时基本不用做什么。要到了每年的春节前,会集中做一批,因为那个时候还有点生意。

院子的一角堆着一些做泥人用的泥巴,老人说这些泥巴已经晒过了,只要加些水搅和一下,然后用木槌打实它们,就能用来压入磨具做成半成品。说完,老伯还用木槌举起来示范给我看。老伯说他虽然77岁,但还有力气,这木槌还能打得动。

院子的最里处是老伯用来给半成品的泥人上色的地方,因为家里的孩子们早就不爱干这活了,现在给泥人上色,都要老伯亲自动手。老伯说自己的眼睛还不花,给泥人上色也没问题,只是等哪天自己干不动了,这茶山公仔泥人以后就难说了。

给公仔上色,是泥人制作的最后一环。上色也有很多讲究,比如画人物的眼睛,林老伯说这叫“开眼”,相当关键,画不好,泥人就没有神。过去,给泥人“开眼”这一步,都是由家里的高手单独完成的。现在也就林老伯一个人,所以每一件公仔泥人,都得自己动手去完成它。
林老伯说自己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亲手制作的泥人,被人家买走。那时,就像父亲送自己的闺女出嫁一样,既高兴,又难舍难分。只是这样的日子还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因为是传统的手工艺,放在如今的社会环境里,既不挣钱,又销路一般,所以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跟林老伯拜师学艺。偶尔会有附近学校的孩子,因为要上社会实践课程,会集中到林老伯的工坊里来学个二三个小时,但那也只是给孩子灌输一些泥人的知识而已。

茶山公仔泥人,就这样从鼎盛,渐渐走向被人淡忘的地步。或许,若干年后,人们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茶山公仔泥人的身影。

TAG: 泥人 手艺人 中国传统文化

上一篇: 江西九江浔阳全鱼席美食菜名

下一篇: 商朝灭亡居然和用青铜器饮酒有关

更多关于 东莞老街的茶山公仔泥人传统技艺即将消失 的信息
  • 东莞老街的茶山公仔泥人传统技艺即将消失
民间艺术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艺步骤

福州脱胎漆器手工..

福州脱胎漆器以轻巧、精美而闻名,因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
白与黑的艺术:乌铜走银手工艺

白与黑的艺术: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画

山西忻州宁武炕围..

“炕围画”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宁武、忻州原平、代县的炕..
民间艺术缩骨功

民间艺术缩骨功

缩骨功,也叫缩骨术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这就是缩骨功。卸..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工艺

宫廷鸟笼制作技艺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宫廷鸟笼..
叶雕

叶雕

风筝魏

风筝魏

风筝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而风筝魏就是过去老手艺人的一个品..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特点

明代手工艺漆器的..

明代漆工艺的活跃与明王室对漆器的推崇与重视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