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中工时评 | 工人日报社评 | 工人日报评论库 | 职工点题 | 原创评论 | 热点聚焦 | 话题圆桌 | 一周看点 | 评论员文集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国际 | 科教 | 文体 | 观点PK | 快言快语 | 焦点人物| 杂文随笔| 图片评论| 漫画评论| 编外谈
当前位置: 中工网- 评论频道- 幻灯片-正文
让端午唤醒文化记忆
吴迪龙
//www.workercn.cn2016-06-08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粽香浓、雄黄烈;龙舟竞逐、吟诗折柳;插艾条、菖蒲辟邪,带铜钱、肚兜祈福……端午临近,这一中国节,再次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同。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端午节内涵丰富,从其各种别名中可见一斑。天中节、龙舟节、浴兰节、端阳节、诗人节……顾名可思义,岁时节点、人神祭祀、祈福纳祥、家庭人伦,是构成端午文化的多重景深。“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对诗人屈原的纪念,更让这个节日有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人极而言之,“没有端午,何以中国”,正是因为端午富含中华文化基因,既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表达,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不过,就像很多传统节日一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端午也曾在“古今”和“中西”之间,一度失落。

  自“古今”而观之,高楼大厦的生活,远离了田野山林,难以采摘艾草、菖蒲;流动时代的人们,虽能买到粽子,却少了一大家子包粽煮粽食粽的其乐融融。自“中西”而观之,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成了“闯入者”,其商业化、娱乐化、趣味性,对中国传统节日生态造成不少冲击。这样的“古今之变”“中西之惑”背后,是中国社会三千年未有之大转型,也是人类文明亘古未有之大交融。置身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之中,基于农耕文明而形成的端午节俗,该如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场景?如若让端午传统持续失落,无疑会有损文化认同感、消散文化向心力。

  然而,中华文化却也正是在“古今”“中西”之间,获得了更大张力。文化恰似长河,既有大浪淘沙沉淀的河床,也有奔腾澎湃汇入的支脉,因而不舍昼夜、源远流长。外在环境越是变化,文化传统越需坚守,只有这样,传统方为传统——这是考验文化守成定力的重要维度。但传统也不是死水、不是静物,主动适应变化,创新表现方式,注入时代气质,传统方有生机也更具价值——这是考验文化应变创新能力的重要维度。

  端午文化,应该更可以在传承中别开生面。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正可为端午提供新的载体、创制新的手段、赋予新的内涵。比如,立足对屈原的纪念,发掘“诗人节”传统,读诗诵诗赛诗,重塑“诗如海”的端午;比如,借鉴电商营销模式,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实现“数字化”的端午;比如,顺应全球化大趋势,推动东亚国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在这些方面,政府、企业、媒体、社会都可大有作为。端午如是,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这样?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觉,关键是文化创新。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创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从这个角度看,弘扬端午文化,正是为了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相关评论
一周看点
给高考降温,才能让撕...
论“悬崖村庄”切忌简...
依法执法何惧民众拍摄...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长...
漫画评论
孔子成“考神”?
合情合理?
倒掉的环保责任
史上最严高考
最佳情侣奖为考生减压
垃圾成山
杨雷雷的准考证
吸金
[保存]      [全文浏览] [ 返回 ]     [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话题圆桌
  • 话题圆桌:乘飞机“付费选座”...
  • 话题圆桌:教师节,如何表达你...
  • 话题圆桌:导游“小费”能否治...
  • 话题圆桌:如何看待“小三劝退...
  • 话题圆桌:带薪休假为何成为“...
... ... ... ... ...
今日推荐
  • 科技助力让疫情防控下的春运“大不同”
  • 回望历史,有一种爱国精神叫作“奋勇向前”
  • 春运调图,铁路温暖回家路
  • 服务新举措,让出行“老”有所乐
  • “换个方式过年”或将更好!
  • 火车站推行自动口罩售卖机是一种暖心抗疫
  • 克难笃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蓄力勃发
  • 下好“绣花”功,川渝相向聚合力
  • 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台阶,吹响铁路改革冲锋号角
焦点人物
特朗普有何底气宣布竞选连任
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积极布局其连任竞选,宣布自己的新口号为“让美国继续伟大!”……
  • 感动交通⑩·吴孝忠、杨柳工作组|从第一现场...
  • 感动交通⑥·景生启 | 人机合一 精准到米
  • 感动交通⑤·首都的士雷锋车队 | 践行时代...
  • 有你们在,心里感觉踏实!
  • 时刻准备,接受检阅
原创评论
  • 【工事工评】下基层,身入更要心入
  • 【工事工评】“以技提薪”让技术工人有盼头
  • 【工事工评】惊心动魄的5秒钟,尽显英雄本色
  • 【工事工评】“插图事件”凸显教育关注点问题
  • 【工事工评】高铁助推革命老区驶上幸福生活“...
  • 【工事工评】用工匠精神为筑梦之路领航
图片评论
爱惜每一寸国土
揭开智慧工厂面纱
环保需要生活仪式感
提防“服务”陷阱
职工点题
  • 事业单位招聘“试题雷同”不能前赴后继
  • 直播达人催生“新人才观”
  • 给工作群立规矩也是减负行动
  • “有空调不发降温费”,高温津贴的温暖别像挤...
  • 开好“吐槽找茬窗口”这扇窗
  • 应尊重“吹哨人”匿名举报的权利
  • 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就是尊重历史文化
在线调查
首页 新闻 时政 评论 国际 社会 军事
中国工会新闻 工会 维权 理论 就业 人物
经济 财经 企业 旅游
多媒体 网视 播客 图画
社区 论坛 博客  |   中工助手
文体 文化 教育 读书 娱乐 体育
人民网观点 新华网评 新浪评论 腾讯评论 搜狐评论 光明观察 凤凰网评论 中经网评论 央视评论 千龙评论 红辣椒评论 东方评论 江湖大话 管窥天下 中国网评论 中青时评 敢当时评 东湖评论 金虎时评 求是理论网 渤海潮评论 中广评论 大洋网评论 两江评论 华声评论 东北网评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